鸡精和味精,不只是调味剂,放与不放,这确实是个问题
发布时间:
2022-05-18 10:34
鸡精和味精,不只是调味剂?
有些人觉得鸡精和味精,不仅是调味剂,还是致癌物,如果食用了可能会导致癌症的发生,这个说法其实是不科学的。大家会有这样的误会,主要是因为鸡精和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,而谷氨酸钠在高温环境下,可能会转变为焦谷氨酸钠。大家都觉得这种物质会致癌,但事实上,这句话并没有科学依据。
不过有研究表明,虽然加热过的鸡精和味精,不会导致癌症的发生,但是加热后的鸡精和味精,提鲜效果会变差。所以现在鸡精和味精的包装上,基本都有标明,在菜品出锅后再添加。无论是鸡精还是味精,放入菜品后,都可以提升食物的鲜美,增强进食欲望对身体健康没有坏处。
不过鸡精和味精当中,也含有一定量的钠元素,如果摄入过多的话,可能会导致口干舌燥的现象,还有可能应该影响人们的血压情况。因此建议大家,在使用味精和鸡精的时候,一定要注意用量,最好每天用量不超过5克。而食用盐中的钠元素更多,我们可以用鸡精和味精,代替食用盐,这样或许可以减少钠元素的摄入,不过一定要注意适量。
尽管,鸡精和味精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,但是在使用时也有一些事情需要注意
首先是制作菜品的时候,不要加入味精和鸡精之后,再长时间熬煮。也不要放入味精之后再爆炒,最后在菜品快出锅,或者已经出锅后加入。
其次是制作酸性食物的时候,最好不要加入味精,例如糖醋排骨、酸汤肥牛等。因为鸡精和味精,在酸性环境下加热,更容易形成焦谷氨酸钠,从而影响食物的美味。
再者是制作海鲜、肉类、蘑菇的时候,最好不要加入味精。因为这类食物本身,就含有一定的鲜味成分,如果再放入味精和鸡精,可能会使鲜味更重,从而影响食物的美味。
最后一点是味精与鸡精呈碱性,若是制作碱性菜品的时候,如皮蛋,就有可能形成谷氨酸二钠,此时容易产生氨水臭味,从而降低食物的鲜味,影响口感。
兰花食品
上一页
下一页
上一页
下一页
相关新闻